Home 加勒比海 军事新闻-切莫忽视指尖上的泄密

军事新闻-切莫忽视指尖上的泄密

0
军事新闻-切莫忽视指尖上的泄密

《军事新闻》《中国新闻》《世界新闻》近日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称 俄罗斯国家杜马2月19日最终通过《军人地位法》修正案 禁止军人和参加军事训练的公民在媒体和互联网发布跟履职及军训相关的信息 消息一出 关于信息化时代现代通信手段可能泄露国家和军事保密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世人眼前 当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每个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消息、上传图片和影像 与他人分享信息 但凡事均优劣相间、利弊相伴 共享信息也是一把双刃剑 也许涉军的快门随手一按、涉密的指尖随意一点、涉战的言论随便一传 就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数据显示 现在获取情报的渠道 有80%左右来源于公开信息 而这其中又有近一半来自互联网 网络已成军事信息泄露的重要渠道 而大部分的泄露是“无意的” 有军事发烧友出于猎奇与炫耀心理 将一些部队现役装备车辆和演习场景拍照传至网络 引起大量的转发分享 有户外爱好者随手将涉足过的地方甚至是军事禁区拍照定位分享至网络 也有军人直播自己的生活区域 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处在要害部位 不掌握核心机密 且网络安全是技术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事情 因此主动防护的意识不强 殊不知 这些指尖上不经意的滑动 就很有可能将不法分子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信息“拱手相送” 西方军事家若米尼认为 至少有一千种精神与物质的因素与战争直接相关 历史上 一张风景照、一幅导游图、一条新闻稿、一个通讯地址 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信息 却能在战争中发挥出奇的效果 1983年10月 突然接到转向格林纳达执行登陆作战任务命令的美国第六舰队 虽然事先毫无准备 但凭借当地向游客出售的十分清晰和详细的导游图 顺利完成了登陆作战任务 格林纳达人为发展自己的旅游业而制作的精美旅游图 却成了引狼入室的向导、诱发战争灾难的“内奸” 谋成于密而败于泄 军事秘密特别是核心机密 往往事关一个国家的底牌、命门 一旦失守将满盘皆输 从这个意义上讲 保密就是保安全、保打赢 绝不是一句戏言 在由大向强阔步前行的征程上 我们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国内环境 然而 我周边安全形势并不乐观 敌对势力对我军事机密的窥探、窃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并且花样不断翻新、手段不断升级 尽管我们远离了战场的厮杀 但随着网络社会化、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围绕军事信息夺取与反夺取、防护与反防护的对抗会更加激烈 面对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安全保密工作必须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机事不密则害成 传播精彩 谨防泄密 面对潜藏在信息之中的“潘多拉魔盒” 脑子里一定要绷紧保密这根弦 平时多一些保密意识、多一分防范责任 战时就少一些损失、多一分打赢胜算 互联网时代 严守用网保密规定 提高网络保密意识 应成为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张西成 刘金伟)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 美国国防部17日公布的反导报告中称 该国打算研制能够在导弹各飞行阶段将其击落的拦截系统 文件称 美国反导系统应兼有用以遏制威胁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并具有在导弹发射后各飞行阶段对其进行拦截的积极能力 报告指出 美国五代机F-35闪电II( Lightning II)已经可以击落巡航导弹 将来其可以装备新拦截武器 在敌人弹道导弹起飞阶段将其击落 报告还称 五角大楼2020年将测试用于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SM-3防空导弹 2019年1月14日 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97岁的吴孟超院士和81岁的廖万清院士照例一大早就来到医院临床查房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一如既往地完成医疗早交班后 两位老院士换上笔挺的军装 一同出席了海军军医大学 为他们光荣退休而举办的座谈会 “就要告别奋斗了一辈子的战位 身上的白大褂就要换下了 心中有很多的不舍 ”这一天 两位老院士以主动退休的实际行动 积极拥护和响应国家院士制度改革政策 为军队高级别科技工作者作出了表率 退休不褪色 风范永传承 海军军医大学为吴孟超、廖万清两位院士光荣退休举办座谈会 1月14日 一如既往地完成医疗早交班后 两位老院士换上笔挺的军装 出席海军军医大学为他们光荣退休而举办的座谈会 长期以来 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学术称号 鉴于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 院士一般在工作岗位奋斗终身 2018年5月28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院士退休工作的通知》 第一次明确提出稳妥有序推进院士退休工作 吴孟超和廖万清两位老院士都出生于旧社会 都是海归 都曾经历回国、入党、从医、参军 “一辈子听党话 每一步跟党走”的信仰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 这一次 两位老院士以主动退休的实际行动 积极拥护和响应国家院士制度改革政策 为军队高级别科技工作者作出了表率 吴孟超院士在退休座谈会上发言 廖万清院士在退休座谈会上发言 银发如丝的吴孟超老院士 颤巍巍地举起他握了70多年手术刀的右手 庄严地向全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在他胸前63年军龄的资历章上方 一枚党徽格外鲜艳夺目 在吴老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 这枚党徽一直佩戴在老人家胸前 吴孟超院士在退休座谈会上敬礼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 全是党和军队培养的 我坚决支持、拥护和服从党中央关于施行院士退休制度的重要举措 虽然人已退休 但只要部队需要我、病人需要我 我随时愿意进入卫勤战位、回到临床一线 ”吴孟超院士的发言“点燃”了全场 霎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廖万清院士在退休座谈会上敬礼 “这么多年来 是党组织把我从一个农村孩子培养成为人民军医 把我从一名海外游子塑造成为工程院院士 今天我虽然正式退休 但仍要把余热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和军队的医学事业 ”会场上 81岁高龄的廖万清院士声如洪钟 1个小时的座谈会 被十几次热烈的掌声打断 “两位院士投身教医研、奉献数十载 为国家和军队的医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他们襟怀坦荡、光明磊落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治医严谨、精益求精 甘为人梯、提携后学 以过人的魅力和风范 赢得了尊重和敬仰 ” △97岁的吴孟超院士退休前仍坚持每周亲自出诊为病人服务 81岁的廖万清院士退休前仍每天在自己创建的医学真菌学重点实验室测算数据 “两位老院士一位是我的导师 另一位曾是我的临床带教老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国家肝癌中心主任王红阳满怀感恩地说 “我曾无数次得到两位的关心和指导 他们对医疗事业的执着追求、对苍生病患的无私大爱和对医学禁区的挑战精神令我叹服 特别是这一次主动退休的大局意识和政治品格 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尊崇 ” “吴老带出的学生已超过1400名 全国各大医院70℅的肝胆外科带头人得益于他的教诲 ”著名肝病专家、该校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沈锋动情地说 刚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该校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志农坦言:“两位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格光辉 时刻鞭策着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服务军民的技能和水平 ” 年近百岁的吴孟超院士仍坚持每星期亲自为病人上2台手术 图为吴老手术中

sourc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