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加勒比海 劉仲敬:論馬基雅維利(譯)

劉仲敬:論馬基雅維利(譯)

0
劉仲敬:論馬基雅維利(譯)

劉仲敬:論馬基雅維利(譯)
麥考萊,托馬斯•巴賓頓著

月旦吾國文藝的諸公非常清楚:通過某種類似威斯敏斯特會堂的合法虛擬,我們的裁判權經常可以超越最初的範圍。因此,不言而喻:在目前的案例中,佩里爾先生【按:1825年,佩里爾編譯的《馬基雅維利全集》在巴黎出版。】不外乎理查德•雷一流人物。我們提到他的名字,僅僅是為了傳馬基雅維利出庭;以後的訴訟程序再也不需要他出席。
我們現在著手探討馬基雅維利的為人和著作,此君很可能是文學史上受到最普遍憎惡的人物。通常用來形容他的措辭有:誘惑者撒旦;邪惡之源;野心和復仇的發現者;背信棄義的最初創造者。普遍的意見是:在他那部要命的《君主論》出版以前,世上從來沒有偽君子、暴君、冒充的美德、權宜的罪行。一位作家嚴肅地向我們保證:薩克森的莫里斯從他罪該萬死的著作中學到了一切詭詐的政策。另一位作家評論說:自從他的著作譯成土耳其語,歷任蘇丹屠戮兄弟的習慣就變本加厲了。里特爾頓勳爵指控可憐的佛羅倫薩人應該對吉斯家族的各種陰謀、以及聖巴托羅繆大屠殺負責。幾位作者暗示:火藥陰謀歸根結蒂源於他的學說;似乎應該在三個王國一年一度的慶典中,用他的模擬像代替蓋伊•福克斯、在英格蘭機敏青少年的遊行隊伍中出現。羅馬教皇公開宣布詛咒他的著作。國人附和他們的觀點,以證明自己的美德;也未曾後人。他的姓氏變成了無賴的代名詞,他的教名就是魔鬼的同義詞。
“尼克•馬基雅維利從來不開玩笑,他把名字交給了我們的老尼克。但我們相信,這個故紙堆中的主題就是裂教罪。”—-《胡迪布拉斯》第一篇第三部分
人們即使不熟悉意大利歷史和文學,也不大可能沒有懷著恐怖和驚愕、讀過馬基雅維利的著名文集。這部書給他招來了這麼多辱罵。他如此赤裸裸而毫無羞恥地展示邪惡,如此冷靜、明斷、科學地展示暴行;似乎更多地歸屬於惡魔,而非最墮落的人。最鐵石心腸的暴徒也很少向他最信賴的同謀犯暗示這樣的原則,甚至對自己都難以不加詭辯偽飾、直言不諱。馬基雅維利卻不用絲毫曲筆遁詞,視為一切政治科學的基本公理。
普通讀者認為:只有人類中最墮落、最無恥的成員才能寫出這樣一部書,不足為奇。然而,睿智之士總是傾向於懷疑群眾心目中的天使和惡魔。就目前的事例而言,甚至膚淺的觀察者也會因幾項條件而質疑俗見的公正性。馬基雅維利畢生以熱忱的共和派著稱。他撰寫君主寶鑑的同一年,為公共自由的事業入獄受刑。自由的殉道者居然甘為暴政的吹鼓手,似乎難以想像。因此,幾位傑出作家試圖從這種不幸的表現中找到隱秘的目的;比初看起來更符合作者的為人和行跡。
一種假設認為:馬基雅維利對年輕的洛倫佐•德•美第奇別有居心;類似傳說中桑德蘭圖謀吾國的詹姆斯二世:他教導學生殘暴不仁、背信棄義,為的是加速在劫難逃的清算和復仇時刻。培根勳爵的另一種推測似乎贊同:文集僅僅是嚴肅的反語,目的在於喚醒各邦反對野心家的詭計。不能看出:《君主論》本身有許多段落無法跟這些解釋相容。但馬基雅維利的其他著作提供了最決定性的反駁。他公佈的所有著作、三百年來編者收集的全部遺文都可以看出:他的《喜劇》刻意娛樂大眾;他的《李維史論》供最熱忱的佛羅倫薩愛國者精心研讀;他的《佛羅倫薩史》題獻給一位最可親可敬的教皇;他撰寫的公文和個人備忘錄多少可以辨認出跟備受責難的《君主論》同樣扭曲的道德原則。我們懷疑:他卷輯浩瀚的著作是不是一以貫之地表現兩面三刀、背信棄義;他之所以名譽掃地,就是因為這些權謀。
此後,以下的說法就顯得滑稽可笑了。我們熟悉他為數不多的幾部著作,其中表現了崇高的情操:純潔熱忱地關心公益;公正地看待義務與權利。但事實就是這樣。我們甚至能夠從《君主論》本身找到許多段落,支持這種看法。一開始,吾國當代的讀者會對這種前後不一的現象感到極度困惑。此人的整體彷彿是個謎、由自相矛盾的特質拼湊而成的怪誕混合體:自私與慷慨;殘暴與仁慈;詭詐與淳樸;卑鄙的流氓無賴與浪漫的英雄主義。從前一句看;即使老練的外交家用密語指示他最信任的間諜,都不大可能像他這樣肆無忌憚。下一句卻像是摘自熱情洋溢的學生命題作文《利奧尼達斯之死》。一面是機敏的背信棄義,一面是愛國的自我奉獻;馬基雅維利對兩種行徑賦予同一類型、同樣程度的尊重。作者的道德識別力似乎遲鈍到可怖,同時又犀利到病態。他身兼兩種水火難容的性格。二者不僅相互聯繫,而且難解難分。它們是作者心靈的曲線和緯線,象色彩斑斕的明綢一樣相互交織;文本的外觀因此閃爍迷離、始終變幻莫測。如果作者心智虛弱、感情用事,可能不難解釋。但他顯然兩者都不是。他的著作雖有種種自相矛盾之處;仍然充分體現作者理解深刻、品味純正,對荒謬有高雅敏銳的感受。
這已經夠奇特了,但最奇特的情況還在後面。他周圍的人顯然絲毫沒有覺得他的作品駭人聽聞或相互矛盾。大量證據表明:物望所繫的同時代人對他和他的著作非常推崇。克萊蒙特七世保護了這些作品的出版;下一代的特倫特公會議宣布:這些書不適宜基督徒精讀。有些民主黨人責難國務秘書將《君主論》獻給不得人心的美第奇家族成員。他那些不道德的教義後來大受譴責,當時卻顯然無人質疑。抗議之聲首先來自阿爾卑斯山外,意大利人似乎頗為驚詫。據我們所知:最早的攻擊者就是我們的同胞:紅衣主教波爾。《反馬基雅維利》的作者是一位法國新教徒。
因此,這位怪傑的生活與著作似乎最為神秘難解;我們必須在當時意大利人的道德感情中尋找答案。這個問題在政治和形而上學方面都頗有趣味;因此我們多用一些篇幅,無須致歉。
羅馬帝國淪亡後,人心頹喪、禍亂頻仍。在這幾百年間,意大利保存的古文明遺跡遠遠超過西歐其他各地。她的黑暗時代象北極夏夜一樣短促。昨天的最後一縷落日餘暉還沒有從地平線上消失,曙光已經重現。法蘭西墨洛溫王朝和撒克遜七國時代,愚昧和殘暴似乎無以復加。但即使在那時,那不勒斯各省承認東帝的權威、頗能保存東方的知識和典雅。羅馬受到教皇神聖性的保護,至少享有相對的安全和安寧。甚至在倫巴第人肆虐殘賊、定鼎開基的各地,財富、知識、安逸生活、社會秩序仍然無可比擬地遠勝於高盧、不列顛、日耳曼。
意大利各城邦人口繁盛、地位重要,源遠流長;以此判然有別於鄰邦。有些城邦建立在遙遠和偏僻的地方,是難民逃避蠻族肆虐的產物。威尼斯和熱那亞就是這樣;她們得以保存自由,開始依靠卑微、最後依靠強大。其他城邦在入侵者走馬燈式的王朝治下,在奧多亞克和提奧多里克、納爾塞斯和阿爾博尼的治下;保存了偉大共和國授予她們的自治政府。中央政府衰微;既不能保護各省,又不能壓迫各省。於是,這些自治政府漸漸獲得了穩定性和活力。市民依靠城牆自衛,由自己的市政官和自己的法律統治;享有相當程度的共和獨立。由此,強大的民主精神付諸實施。加洛林王綱解紐,不足以壓制各城邦。奧託大帝慷慨的政策鼓勵了她們。城邦本來可能受到教會和帝國的緊密聯合抑制,在政教爭執中成長壯大、鬥志旺盛。十二世紀,城邦聲勢鼎盛;經過長期懸而未決的拉鋸戰,戰勝了士瓦本諸帝的勇氣和才幹。
圭爾夫派勝利,教會權力襄讚之功不細。但如果這種成功唯一的效果就是犧牲道德為政治服務,以教皇取代皇帝;則為福為禍,殊難定論。幸而意大利的公共精神長期保存了自由輿論的種子,現在輿論在自由憲制的友好氛圍內迅速成長起來。意大利國民對整個教會體系、聖徒和奇蹟、崇高的藉口和華麗的禮儀、無益的祝福和無害的詛咒習見為常;為時太久、距離太近,不可能上當受騙。其他人懷著孩子的敬畏和興趣凝視演出,他們卻站在幕後。他們目睹滑輪如何安排、雷霆如何製作。他們看到演員的本來面孔,聽到演員的本來聲音。遠方各邦視教皇為全能上帝的輔弼;一切智慧的神諭所;神學家和列王爭執的仲裁人、全體基督徒的最高上訴法院。意大利人熟知教皇青年時代的所有愚行、他攫取權力以後的所有權謀詭道。他們知道:教皇多麼經常地運用教會的鑰匙,解除自己最神聖的約定;運用教會的財富,縱容自己的情婦和侄甥。他們對官方教義和禮儀報以得體的尊崇。但他們不再信服教皇,仍然自稱天主教徒。教會的精神武器將恐怖帶進最驕傲的君主宮廷和大營,但只能喚起梵蒂岡各鄰邦的輕蔑。亞歷山大命令亨利二世在叛逆臣民【譯者按: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墓前自撻時,自己還在流亡途中。羅馬人民擔心教皇策劃危害他們的自由,將他逐出他們的城市。教皇雖然莊嚴承諾:以後絕不逾越精神領域的邊界;他們仍然拒絕允許他回城。
在全歐洲其他各地,為數眾多、實力雄厚的特權階級踐踏人民、蔑視政府。但在意大利最繁榮的部分,封建貴族已經削弱到比較無足輕重的地位。在某些地區,他們仰仗強大的共和國保護;他們無力反對共和國,漸漸融入市民大眾。在其他地方,他們有很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跟阿爾卑斯山外諸王國的貴族勢力差別甚大。他們不是小邦的君侯,而是顯要的公民。他們不是依山築塞,而是在市區裝飾華宅。那不勒斯領土和教皇國部分地區的社會形態更接近於歐洲各大君主國。但倫巴第和托斯卡納各邦政府雖然一再革命,仍然保存了不同的特徵。對統治者而言:人民集中在城市裡,遠比分散在廣闊的鄉野更危險。最武斷的羅馬諸帝也發現:有必要犧牲行省的利益,給難治的首都居民供應糧食和娛樂。馬德里市民不止一次將他們的君主包圍在宮殿裡,迫使他接受最可恥的讓步。蘇丹經常將不得人心的大臣砍下腦袋,安撫君士坦丁堡忿怒的暴民。意大利北部的君主和貴族政體沾染些許民主氣息,原因相同。
於是,意大利重新獲得自由;不過這種自由並不完整、起伏不定。商業與帝國、便利和裝點生活的種種物品同時來臨。十字軍從其他國家的居民手中,僅僅贏得了聖物和傷害;卻給亞得里亞海和特里赫尼海蒸蒸日上的共和國帶來了突飛猛進的財富、領地和知識。這些共和國在精神上和地理上左右逢源,因此能夠同時獲益於西方的野蠻和東方的文明。意大利船隻遍及所有的海洋。意大利工廠建立在所有的海岸上。意大利錢商在所有的城市開業。製造業繁榮。銀行建立。許多有用和美麗的發明方便了商業活動。我們懷疑:意大利某些地方的文明和財富早在四百年前就已經登峰造極;除了我們的英國,今天歐洲各國仍然望塵莫及。史家很少屈尊收集歷史細節,只有這些細節才能展示共同體的真實狀況。詩人和辭章家的語言含混誇張;因此經常誤導子孫後代,將宮廷的輝煌誤認為人民的幸福。幸而約翰•維蘭尼給我們提供了十四世紀初葉佛羅倫薩豐富而精確的紀錄。共和國的歲入高達三十萬弗洛林。鑑於貴金屬貶值,這個數字至少相當於六十萬英鎊正幣。二百年前,英格蘭和愛爾蘭獻給伊麗莎白女王的年貢尚且不及此數。僅僅羊毛製造業就有兩百家工廠和三萬名工人。每年布料的平均銷售額高達一百二十萬弗洛林,這個數字等價於我們的貨幣二百五十萬。每年鑄幣達四十萬弗洛林。八十家銀行經營商業;不限於佛羅倫薩,而是遍及全歐洲。這些商務活動規模之大,即使巴林和羅斯柴爾德的同時代人也會嘆為觀止。兩家錢商給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貸款三十萬馬克;當時一馬克的含銀量比今天的五十先令更多,銀價四倍於今天。城市及其郊區有十七萬居民。大約一萬名兒童在眾多學校裡讀書。一千二百人研究數學。六百人接受學術教育。
高雅文學與精美藝術的進步與公共繁榮並駕齊驅。在奧古斯都專制的繼承人治下,所有智慧的領域都化為不毛之地。以前的邊界和舊文明的遺跡仍然存在,但不再開花結果。蠻族洪水滔天,往日所有的遺踪和界標掃地並儘。但洪水毀滅了土地,也肥沃了土地。洪水退後,荒野就是上帝的花園。到處歡欣鼓舞,充滿了歡笑、鼓掌和傾述。豐盈出於自然,百花齊放、燦爛芬芳。新語言春滿月圓,以單純的甜蜜和活力為特徵。意大利語賦予詩歌華麗生動的暗示,其他語言望塵莫及;過了很長時間,詩人才知道怎樣運用這種語言。十四世紀初葉,《神曲》問世;奠定了荷馬以來想像力無與倫比的巔峰。以後的幾代人確實沒有產生第二位但丁,但普遍的智力活動出類拔萃。意大利從未完全忽視拉丁文研究。但佩特拉克引進更深厚、博雅、優美的學術,喚起國人對文學、歷史、古羅馬遺蹟的熱情,讓嚴厲的情婦和繆斯分享他的衷情。博卡西奧促使他們的注意力轉向更崇高、更優雅的希臘典範。

sourc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