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歐洲 生長在甘肅的古羅馬軍團後裔

生長在甘肅的古羅馬軍團後裔

0
生長在甘肅的古羅馬軍團後裔

甘肅省永昌縣南「312國道」旁,聳立著三尊古人的塑像,右為羅馬軍人、中為漢朝儒生、左為回族婦女,塑像前面的一方黑色花崗石上刻有四個大字:《驪靬懷古》(驪靬,音「離前」)。
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入侵安息(今伊拉克、伊朗一帶),在卡萊遭圍殲。少數生還的羅馬軍人,越安息東界,流徙西域,經多年輾轉,於公元前36年前後,從大月氏匈奴歸降西漢王朝,被安置於今永昌縣者來寨。
漢稱羅馬為驪靬,故設驪靬縣,賜羅馬降人耕牧為生,化干戈為玉帛。
1994年12月永昌縣政府以此事跡製作了這座紀念性景點,象徵族群融合。
【者來寨的風貌】
者來寨村坐落在河西走廊東端,是個宜耕宜牧的地方。
者來寨隨處可見有別於普通中國人外貌特徵者,他們個子高大、眼窩深陷、頭髮呈棕色、汗毛較長、皮膚為深紅色。者來寨共有300多人,其中歐洲相貌特徵的就有100多人。
當地葬俗與眾不同,他們在安葬死者時,不論地形如何,一律頭朝西方。當地人對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鬥牛。村民在春節時都愛用發酵的麵粉,做成牛頭形饃饃,俗稱「牛鼻子」,以作祭祀之用。放牧時,村民特別喜歡把公牛趕到一起,設法讓它們角斗,而這正是古羅馬人鬥牛的遺風。
(村民蔡均年有綠色的眼睛和泛紅的皮膚)
【克拉蘇的慘敗】
公元前54年,羅馬執政官克拉蘇(M. Licinius Crassus,115 – 53 BC)以61歲高齡率軍東征。
這次東征起因於克拉蘇的個人野心。當時的克拉蘇與凱撒、龐培並列羅馬政壇三巨頭,同時還兼任敘利亞總督,而且他也是羅馬的首富。他認為要超越凱撒在高盧、龐培在西班牙所取得的戰功,唯有征服強大的帕提亞帝國(安息,Parthian Empire),然後再向東方的印度推進。
(紅點,卡爾來(Carrhae)的位置;藍點,泰西封(Ctesiphon)是帕提亞帝國的都城)
但克拉蘇4萬餘人的羅馬軍團在卡萊戰役中,卻不敵人數較少、機動敏捷的帕提亞騎射能手,慘遭圍殲,克拉蘇被俘後遭處死,這是羅馬軍事史上一次重大慘敗。
根據古羅馬史學家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23 – 79)的記載,
殘存的羅馬俘虜被帕提亞人遣至東部邊疆(在今土庫曼境內),
此後這些羅馬俘虜在西方史料中便消聲匿跡了。
【學者的推測】
1955年,『牛津大學』漢學教授德效騫(Homer Dubs)在『倫敦漢學協會』的講座中,率先提出了古羅馬軍轉進至中國的說法。

德效騫的理論主要建立在對中國史書中一些線索的推測,《漢書,陳湯傳》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帶領4萬多名將士討伐郅支單于,戰於郅支城(今哈薩克斯坦的塔拉茲,Taraz)。陳湯等人在這裡看到一些奇特的軍隊,『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講習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這種用盾牌編成魚鱗形狀防禦的陣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羅馬軍隊採用,德效騫認為這些人就是失蹤17年的羅馬殘軍。
這次戰爭漢朝軍隊大勝,『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戰俘中有不少驪靬人。
為了安置他們,西漢政府便在甘肅永昌境內設置驪靬城,安置了這批羅馬戰俘。
其他史書的相關記載:
唐代以後,驪靬人在河西走廊發動過三次起義,史料均有記載。
直到清朝張澍所著《二酉堂文集》和左宗棠幕僚陶保廉所著《辛卯待行記》中,對驪靬城也有記敘。
(羅馬戰士的「魚鱗陣」)
【村民的DNA檢測】
2003年5月,『蘭州大學』對者來寨91名帶有混血特徵的村民進行DNA檢測,以徹底釐清其遺傳基因的源頭。最終報告顯示,這91名村民全都源自於現今中亞、阿富汗一帶。
這結果並無法立刻定論村民即是羅馬軍團後裔,DNA分析只是獲得群體遺傳學的第一手數據,還要與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體質人類學等學科的專家共同開展進一步研究,最後才能得出結論。
【古城遺址】
驪靬古城今已不存,該地只有一段長約10公尺,高逾1公尺的古城牆,粘土夯壘、牆體結實,根據考據應為漢代所築,被認為是驪靬故址。
不過,考古學家迄今未對驪靬古城遺址進行過任何科學挖掘,因為他們估計,要完成這項挖掘至少要花20年的時間。
1549688960

sourc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