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國 1951年抗美援朝,警衛員朝彭德懷連開三槍,了解真相後,彭總的態度讓人意外

1951年抗美援朝,警衛員朝彭德懷連開三槍,了解真相後,彭總的態度讓人意外

0
1951年抗美援朝,警衛員朝彭德懷連開三槍,了解真相後,彭總的態度讓人意外

In 1951, the guards fired three shots at Peng Dehuai to fight against the US and aid Korea.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truth, Mr. Peng’s attitude was surprising.
1951年夏季,随着中朝人民军队的英勇奋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也从君子里驻地向前推进,到达了珲仓———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三个驻地。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彭德怀在日夜繁忙的指挥工作中,经常深夜到“八中队”,亲自用特设的电台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和请示工作。
党中央为了密切与朝鲜战场的联系,专门派了一支精锐的通信小分队,配属在志愿军司令部,当时其代号为“八中队”。“八中队”就驻防在离彭德怀司令员指挥部不远的一个矿洞里。

志愿军司令部的力量在加强,它的警卫部队也在充实。这时,祖国派来了一批又一批新战士补充到前方来了。我所在的五连也同时接纳了一批新战友。他们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只是在执行重要的警戒任务时,没有经验。

过了一会儿,小金突然发现前方有一道亮光在闪烁。“是雷电的亮光,还是……”小金看清楚了,是手电筒的光点。在司令部前沿,黑夜里打手电是防空条例所不允许的。

小金立即向带班的老李打了招呼。他们密切地注视着这远处时隐时现的手电筒的闪光。手电筒光柱,时而一个,时而两个、三个,摇摇晃晃,亮亮灭灭。从方位上判断,显然是朝着司令部的大洞口缓缓地移动着。

按照当时防空条例规定,老李举枪向手电筒光亮的上空“叭”地鸣了一枪,这是要求对方迅速熄灭手电光,停止前进,接受检查。

可能是由于气候恶劣,风吼雷鸣,对方没有察觉,手电筒的光柱也没有熄灭,而且越来越向哨位方向接近。小金有些沉不住气了,“叭”地又鸣了一枪。

对方仍无反应,继续向哨位靠近。老李觉得情况有些异常,示意小金向一旁散开,两人拉开一段距离,做好万一发生突发情况的应变准备。

当他们隐蔽之后,老李又一边向手电光方向鸣枪示警,一边提高嗓门喊话:“喂,关上手电!”

风声,雨声,电闪雷鸣。再次鸣枪也没能使对方有所反应。手电筒的光柱,摇摇曳曳,时隐时现……

为了告急,老李向我一排哨所方向上空“叭叭叭”连发三枪,这是向哨所报告有异常情况的信号。而那手电筒的光柱依然在无声无息地向前移动。

光亮渐近渐强。从两三道光柱交叉时的瞬间,已经可以看到几个模模糊糊的人影。几乎在同时,老李和小金在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敌特凭借着恶劣天气,向我志愿军司令部进行接近侦察或进行恐怖破坏活动呢?

然而我方连连鸣枪,哨位目标已经暴露,对方也没熄灭手电呀!……岗哨上,一老一新两位战士正在揣测着,难以作出明确的判断。在这片刻的迟疑之际,对方的光柱竟向岗哨方向直射而来。

sourc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