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歐洲 4.2二等殖民地

4.2二等殖民地

0
4.2二等殖民地

殖民地是由殖民國向外擴張領土而來,如亞洲、非洲、美洲、澳洲與太平洋洲等國在獨立前均是;而台灣則是曾被荷蘭、大清國、日本等國殖民。而您或許聽過殖民地,那麼您知道二等殖民地嗎?就字面上推論,可以清楚地知道二等殖民地處境比一等殖民地悲慘的事實,而目前的台灣正是所謂的「二等殖民地」。台灣先是滿清的一等殖民地,後因為甲午戰爭變成日本的一等殖民地,現在則是「中華民國」的二等殖民地。

一等殖民地與二等殖民地的異同為何呢?相同之處在於殖民地之上都有其殖民政府;殖民政府由殖民國管轄,且殖民政府的領導人全為殖民國指派,且一旦殖民地遭外國的威脅、進攻,又或者是殖民地人爭取獨立等,各種殖民政府壓制不住的狀況,都會請求殖民國支援,而殖民國會斟酌加派人力、技術、財政等。

不同之處在於一等殖民地背後有殖民國支撐,但二等殖民地的殖民國根本不存在;二等殖民地因為沒有殖民國的庇護,因此必須去結交其他國家來做為援引。如此產生兩個特殊現象,即殖民地人並未有殖民國的身份,如現今的台灣;而殖民政府又不被世界所承認,如現今的中華民國,造成殖民地人沒有國家、國籍。而一等殖民地人雖然沒有自己的國家、國籍,但有殖民國的國家、國籍,如1997年之前的香港,雖然沒有自己的國家、國籍,卻有英國的國家、國籍。因此,二等殖民地及殖民地人遠遠不如一等殖民地及一等殖民地人。

另一個特殊現象即二等殖民地根本不被世界國家所承認,既非國家,也非一等殖民地;既像國家,也像一等殖民地。國際間僅承認合法政府,而像台灣這種被「中華民國」殖民的政府是不會被國際所承認的。或許有人會有疑問:台灣不是還被14個國家承認嗎?然而,這14個國家承認的是台灣這個「國家」,而不是「中華民國」政府。當各國變更政府稱呼(國號)時,原先承認其國的邦交國仍會維持現狀,主因是邦交國是與國家邦交,而不是與政府邦交;另外,當國外媒體報導台灣的大小事時,一定會以台灣稱呼,而非「中華民國」。

在此,我們一定要了解即使台灣在1950年3月1日成立後中華民國政府,全世界在當年即稱呼這個被後中華民國政府盤據的台灣為台灣政府,而非是直到當今猶自嗨的中華民國政府。
—————————————–
🔗海峽和平基金會FB:
🔗海峽和平基金會IG:
🔗海峽和平基金會網站:

sourc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