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屬波多黎各遭百年一遇颶風重創已經一周,但是救災進度緩慢,電力供應九成仍然中斷,大量災民尚未見到救援人員和收到救災物資。
波多黎各政府27日呼籲美國聯邦政府臨時解除一項法律限製,以便外國船只運送救災物資,卻遭到美國航運界反對。
四級颶風“瑪麗亞”20日登陸波多黎各,給這個340萬人口的美屬島嶼造成百年一遇的災害,16人死亡,斷水、斷電、斷路。
一周過後,電力供應和手機通信仍有九成沒有恢復,許多道路依舊中斷,災民缺水、缺糧、缺電、缺燃料,近五成居民沒有潔凈的飲用水。盡管美國聯邦政府方面已經派遣數千名救災人員並向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運送超過440萬份食品和650萬升飲用水,但是在波多黎各,救災活動現階段仍主要集中在首府聖胡安,其他地區災民仍急盼援助。
位於島東南的亞武科阿鎮是“瑪麗亞”登陸地點。居民安傑爾·羅德裡格斯向美聯社記者抱怨:“什麼都沒有、沒有、沒有。我失去瞭一切,但是一直沒有人來看看是不是這裡還有人活著。”
在距島北部馬納蒂市大約20分鐘車程的蒙特貝洛鎮,當地居民也抱怨,至今沒有看見波多黎各和美國聯邦政府人員的影子。“誰也沒有來,”64歲的安東尼奧·貝萊斯說。
在距離聖胡安大約25公裡的卡諾瓦納斯市,數百名居民27日圍住一輛政府方面派來的水車,用一切能盛水的容器接飲用水。他們告訴路透社記者,這是受災以來他們見到的第一輛水車。“我們是美國公民,我們理應受到同等對待,”打水的胡安·克魯茲對路透社記者說。
即使聖胡安居民也對救援速度不滿。“他們說,它們會從美國送來,但是它們被送給誰瞭?”何塞琳·貝拉斯克斯質問道,“沒有人來敲我家的門,說:‘這兒有一些大米。’”
波多黎各總督裡卡多·羅塞略27日呼籲聯邦政府暫時解除一項法律限製,從而使更多救災物資及時抵達。“我們面臨一係列史無前例的情況,”羅塞略說。
根據1920年通過的瓊斯法案,美國港口之間的貨物運輸必須由美國製造、擁有並運營的船完成。
為便利救災,美國政府先前在救災中多次臨時解除這項法律限製。
一些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也敦促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及其領導的政府再次破例,以便加快對波多黎各的援助。
但是,美國國土安全部似乎不願這樣做,理由是只有當國家安全需要時或者投入救災的美國船不夠時才應臨時解禁,而眼下已有“足夠數量”的美國船向波多黎各提供援助。一些國土安全部官員表示,眼下的主要問題不是船不夠,而是島上港口功能和道路交通未全面恢復,導致物資堆積、難以分發。
美國船運界也反對允許外國船運送救災物資,理由包括此舉將影響美國人就業。由超過400家美國船運公司組成的美國航運合作組織說,一旦允許外國船加入運送救災物資,將導致運輸係統“不堪重負”,造成物資“不必要的堆積”和“分發混亂”。克勞利航運公司資深副總裁邁克爾·羅伯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稱,解除瓊斯法案的限製將導致美國船員遭外國船員取代。
美聯社報道,由於瓊斯法案所作排他性規定,日用品等商品運至波多黎各後的價格比運至附近的牙買加和多米尼加高一倍。
多次推動廢除這一法案的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27日在給國土安全部的信中寫道:“因為瓊斯法案,波多黎各人民在災後恢復時不得不為食品、潔凈飲用水及其他物資供應和基礎設施多付至少一倍的錢。這不可接受。”
一名民主黨籍眾議員當天提出一項法案,要求以人道主義立場為波多黎各救災臨時解除這一法案的限製。
美國總統特朗普27日表示“我們正在考慮,但是很多船運商、很多在航運業工作的人反對解除瓊斯法案的限製。而且,我們已經有很多船在那裡瞭”。
不過,白宮發言人28日宣佈,應波多黎各總督的請求,特朗普同意解禁並立即執行。
source